現將《澠池縣全面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2023年5月26日
澠池縣全面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為全面提升我縣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豫政辦〔2022〕59號)、《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門峽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三政辦〔2022〕35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發展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和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升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聯動和全社會響應機制,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為保障我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氣象保障。
?。ǘ┕ぷ髂繕?。2023年,完善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基本建立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聯動和全社會響應機制。到2025年,精密監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縣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到95%以上,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到45分鐘以上,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聯動和全社會響應機制、極端天氣防災避險和氣象災害風險轉移制度等逐步健全,全社會氣象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
二、主要任務
?。ㄒ唬┘訌姎庀蠓罏臏p災體制機制建設
1.加強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建設。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將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納入各級綜合防災減災救災體系,融入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納入基層公共服務清單。要加強基層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體系建設,鄉鎮、行政村(社區)要明確承擔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機構和第一責任人,形成覆蓋縣、鄉(鎮)、行政村(社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災減災網絡體系。要統籌推進氣象信息員、社區網格員、災害信息員隊伍共建共享共用。(縣氣象局、應急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各項均需各鄉(鎮)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加強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聯動和全社會響應機制,制定不同等級氣象災害預警的防范應對措施,細化分災種專項工作指引;建立健全重大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停工停課停業等制度。要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根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等級,采取相應的自救互救措施。氣象部門要根據防災減災調度需求,不斷完善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實現時間上逐步推進、空間上不斷精準、防御措施上更具針對性。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最新氣象預報預警產品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科學研判,精準防范。(縣應急管理局、公安局、水利局、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住建局、文廣旅局、教體局、工信科技局、商務局、氣象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建設。要加快完成縣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健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和運行保障機制。完善廣覆蓋、立體化的預警信息發布手段,通信管理部門要組織電信運營商,建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全網快速發布“綠色”通道,提升全網短信發布速率,推動5G消息、小區廣播等技術在預警信息發布中應用。新聞單位要建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24小時緊急播發制度,通過“報、臺、網、微、端”等平臺,采用滾動字幕、加開視頻窗口、插播、加掛預警標識、彈出窗口等方式,及時、準確、無償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防御指南。(縣委宣傳部、氣象局、縣文廣旅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ǘ┨嵘龤庀蟊O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
4.提升精密氣象監測能力。建設氣象雷達系統。優化氣象監測站網布局,加密升級多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站,改造老舊自動氣象觀測站,實現多要素氣象監測鄉鎮全覆蓋。到2025年,全縣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到95%以上。強化衛星遙感產品應用。發展志愿氣象觀測。推進氣象觀測設施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立相關行業氣象統籌發展體制機制,農業農村、水利、交通、氣象等部門要開展跨部門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氣象觀測體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依法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縣氣象局、發改委、財政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縣文廣旅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5.提升精準氣象預報能力。加快推進精準化氣象防災減災工程??h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按要求落實好地方投資,加快進度,確保工程如期完成。強化智能精準預報預警業務支撐,建設無縫隙、全覆蓋的智能數字網格氣象預報業務平臺。完善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技術體系,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到45分鐘以上。推動將趨勢性氣象、階段性氣象和局部災害性氣象預報有機結合。(縣氣象局、財政局、發改委、自然資源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6.提升精細氣象服務能力。推進氣象服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信息開放和共建共享共用。發展基于場景、基于影響的氣象服務技術。強化城市高影響天氣監測預警服務,做好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障工作。圍繞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強化糧食安全氣象保障服務。做好農業、交通、能源、旅游、生態遙感等重點行業領域氣象服務,發展智能研判、精準推送的智慧氣象服務。提高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氣象保障服務能力。(縣氣象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城管局、交通運輸局、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澠池分局、縣文廣旅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氣象臺站基礎能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印發<河南省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工程總體安排意見>的通知》(豫發改農經〔2022〕615號)安排部署,根據文件既定的進度計劃實施基層氣象臺站防災減災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基層氣象臺站“三中心、一基地”(縣級氣象監測預警中心、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和氣象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2023年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縣發改委、財政局、自然資源局、氣象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8.提升氣象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水文、農業、交通、旅游、能源等重點領域災害性天氣影響預報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技術研究。推動氣象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應用。(縣工信科技局、氣象局、發改委、農業農村局、水利局、交通運輸局、縣文廣旅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ㄈ娀瘹庀蠓罏臏p災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9.強化氣象災害風險防范管理。氣象災害管理工作要實現關口前移,重點向災前風險防范轉變,從源頭上防范減輕氣象災害風險。聚焦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主體責任落實,縣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會同氣象部門擬定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名錄,并按規定落實重點單位主體責任。聚焦風險源頭管控,要深入開展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充分用好普查成果。聚焦氣候適應性城市建設,要在城市規劃、建設、運行中,充分考慮氣象風險和氣候承載力??h自然資源、住建、氣象等部門和各鄉(鎮)要推動重大規劃、重點工程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定期修編城市暴雨強度公式,增強城市氣候適應性和重大氣象災害防控能力。健全氣象災害風險多部門聯合預警機制,完善分災種、分重點行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提高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氣象風險預報預警能力。(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水利局、發改委、住建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0.強化黨政領導干部氣象災害防范應對意識。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黨政領導干部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培訓機制,將氣象法律法規、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等納入黨校教育培訓體系。組建氣象科普專家宣講團隊,廣泛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培訓,提高領導干部應用氣象知識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能力。(縣委組織部、縣氣象局、工信科技局、科協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1.強化各行業各部門氣象災害風險認知。氣象災害及衍生災害高影響行業、人員密集等重點場所的管理部門和單位,要組織開展本領域、本單位氣象災害應急避險等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教育、氣象等部門要加強中、小學生氣象災害防御和安全意識教育。建立重大氣象災害宣傳科普聯動機制,開發優質氣象科普資源,打造氣象科普品牌,建設氣象科普傳播矩陣,提高全天候、跟隨式氣象科普能力。(縣委宣傳部、縣氣象局、工信科技局、教體局、科協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2.強化社會公眾氣象災害應急避險能力。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快推進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場館建設,強化基層氣象臺站氣象科普教育功能,逐步形成多樣化、特色化的氣象科普場館體系。要抓住“世界氣象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科技活動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群眾參與度高、傳播效果好的氣象科普活動,推進氣象防災減災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要加強氣象防災減災展教資源開發,組織全社會宣傳力量,加大氣象法律法規、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等系統性科普宣傳力度,幫助社會公眾多渠道獲取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正確認識、科學防范氣象災害。(縣委宣傳部、縣氣象局、工信科技局、科協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ㄒ唬┨岣咚枷胝J識,強化組織領導。氣象工作扎根在地方、服務在地方。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將氣象高質量發展和氣象防災減災納入相關規劃,制定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年度實施計劃。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把氣象防災減災擺在重要位置來抓,積極謀劃、部署和推動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工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ǘ┘哟笾С至Χ?,強化支撐保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加強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要加強統籌協調,全力推動縣級“十四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項目立項、建設。工信部門要在氣象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氣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發改、財政、應急、自然資源等部門要為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和氣象事業發展創優環境,提供支持。
?。ㄈ﹫猿帜繕藢?,強化督導落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工作納入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平安建設考核范圍,制定具體方案,抓好氣象防災減災項目實施。要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與防汛抗旱工作同調研、同監督,督促指導各有關單位落實承擔的任務,確保實現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目標。
相關鏈接:《澠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澠池縣全面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政策解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