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澠池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澠池縣“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規劃的通知
一、出臺背景
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著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等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災害防御能力顯著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穩步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序推進,全面實現了“十三五”應急管理領域相關規劃提出的預期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縣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是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階段,科學編制實施“十四五”應急體系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規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是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十四五”時期,我縣將繼續堅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與安全,強調預防與應急并重、實效與創新并舉,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為主線,以科學技術為支撐,補短板、強弱項、填空白、破難題,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高質量完成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目標任務,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指示精神以及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決落實國家和省、市、縣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立足“多災種、大應急”要求,建設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有效提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災害事故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堅持統一領導,共建共治。
堅持法治思維,科學施策。
堅持預防為主,源頭管控。
堅持創新驅動,科技支撐。
四、建設目標
到2025年,建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形勢趨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較大以上事故起數明顯下降,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全社會防范應對處置災害事故的能力顯著增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邁出新步伐;到2035年,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自然災害防控能力明顯提升,應急救援力量顯著增強,應急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大幅躍升,基本實現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同時設置了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安全生產水平、防災減災能力、應急救援能力、應急綜合保障能力等五個分類目標。
五、主要任務
《規劃》明確了六個方面內容:
1、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包括完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完善應急管理責任體系、加強應急管理法制建設、完善應急管理機制4個部分,重點提出了基層應急管理體制建設和5個應急管理機制。
2、深化本質安全能力建設。包括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深化重點行業領域治理、深化監管執法體制機制改革、深化安全生產社會化市場化機制4個部分,重點針對11個安全生產治理重點提出了具體要求。
3、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包括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提升災害信息管理能力、實施災害防御重點治理、加強城鄉韌性水平建設4個部分,重點圍繞構建全過程、多層級自然災害風險防范體系,提出了地震、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森林防火等重點防治標準。
4、強化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包括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加強應急救援指揮與值班值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救援基地與裝備建設、強化應急救援協同聯動機制5個部分,重點明確應急預案管理要求,推動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裝備的規范化建設。
5、推動應急保障能力提升。包括推動物資保障體系建設、推動緊急運輸能力建設、推動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推動應急產業發展4個部分,重點聚焦應急救援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和智能化應急管理建設。
6、提升應急管理宣教水平。包括加強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培訓、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加強民眾應急安全教育、提升輿情應對處置能力4個部分,重點提出了應急管理宣教和輿情管控的內容和方式。
六、重點工程
提出了14個方面的重點工程。包括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工程、基層應急能力水平提升工程、綜合監管執法能力提升工程、應急裝備現代化建設工程、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提升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黃河流域生態功能區修復工程、綜合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工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建設工程、全民應急素養宣教提升工程。
打印